當我們遇到一款數位相機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類似“2304X1728、1600X1200、1027X768、640X480”這樣的數字相乘的參數,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分辨率。那麼它們代表什麼意義呢?這就代表了一張圖片裡是由多少點組成﹐越多點數通常就越清晰。一台相機的最高拍攝分辨率一般就近似於它的像素。就拿上面所給的2304X1728作為例子,那麼這台相機的最大有效像數為 2304*1728=3981312 近似值為400萬。也就是說這是一台400萬像素的數位相機。
分辨率 | 參數 | 對應像素 | 近似值 | |
640 | x | 480 | 307200 | 30萬 |
1024 | x | 768 | 786432 | 80萬 |
1600 | x | 1200 | 1920000 | 200萬 |
2048 | x | 1536 | 3145728 | 320萬 |
2304 | x | 1728 | 3981312 | 400萬 |
2580 | x | 1936 | 4994880 | 500萬 |
2816 | x | 2112 | 5947392 | 600萬 |
3072 | x | 2304 | 7077888 | 700萬 |
3200 | x | 2400 | 7680000 | 770萬 |
3264 | x | 2448 | 7990272 | 800萬 |
3876 | x | 2584 | 10015584 | 1000萬 |
數位沖印
首先很明確的一點就是分辨率越高沖印出來的畫面就越大而且質量越好。其實數位沖印跟沖印店所用的沖印設備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裏要引入一個單位DPI,這是用來描述沖印機沖印分辨率的。一般來說數位沖印機的分辨率在300DPI。這是指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照相紙上每英吋就有300個墨點。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墨點就對應一個像素。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精確的換算出我們拍攝的數位照片能沖印成多大的相片了。
舉個例子:一幅1600X1200的數位照片用300DPI的沖印設備輸出的最佳尺寸就是1600/300=5.3寸、1200/300=4寸,也就是5.3 X 4寸的照片。在實際處理中這樣的尺寸一般經過數位沖印店放大最後剪裁成6 X 4寸的照片也就是通常說的4R。所以大家可以根據需要而買適合像素的DC﹐不需要買最高級的。
尺寸 | 最低像素 | 建議最佳像素 |
3R 3.5 5 | 1280X960 | 1280X960(120萬像素) |
4R 4 6 | 1280X1024 | 1600X1200(200萬像素) |
5R 5 7 | 1600X1200 | 2048X1536(300萬像素) |
6R 6 8 | 1900X1280 | 2272X1704(400萬像素) |
8R 8 10 | 2048X1536 | 2560X1920(500萬像素) |
插值與像素
插值這個名詞也是數位器設備所獨有的,雖然接觸數位相機的很多朋友都聽過這個名詞然而卻不在意。但是這個詞語一度成為了奸商玩弄的道具,還真的坑了不少人。插值像素就是根據最終輸出圖片的大小來計算的。打個比方原本CCD只能拍攝640X480也就是30萬像素的畫面,通過軟體放大插值使得輸出畫面成為了1024X768也就是對應的80萬像素。那我們就就說這款相機的插值像素為80萬,然而實際像素卻只有30萬!
一款數位相機如果在宣傳單張上寫500萬插值像素,那麼其實就是說這款相機的像素根本就沒到300萬。插值就是通過數位相機內部的軟體部分通過對圖像相鄰的像素進行運算取得一個新的像素從而提升分辨率的過程。說白了就是圖像實際沒有那麼大,通過軟體把圖像放大了而已。這一過程在計算機的圖像處理上非常容易模擬。插值雖然提升了分辨率,但是畢竟是軟體的運算結果,與現實的色彩有一定的差異而且會產生邊緣鋸齒、模糊等情況。特別是FUJI很喜歡玩插值遊戲>
光學變焦與數位變焦
光學變焦是真正的變焦,完全就是依靠光學鏡頭的物理結構來實現變焦,是真實的拉近。明白的說就是平常我們看到的數位相機前段鏡頭的移動,這就在做光學變焦。但是數位相機在設計的理念上,某些機型追求小巧玲瓏,當然它自然要放棄大砲一般的光學變焦鏡頭。為了彌補這個不足,設計者就採用了軟體來達到數位變焦。數位變焦實際上就是將原來圖像上的某一部分放大到整個畫面的過程。這一過程中,通過了數位相機的插值運算。因此,這種視覺上的拉近沒有多大意義。